唯有杜康全文意思(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到底是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1 10:38:44
开篇首讲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没有手机和互联网,没办法发朋友圈和微博,也没办法写日记。所以很多的事情都没有记载,只有寥寥的部分已被发掘发现的,如《纲鉴易知录》,以及口口相传下来的历史,是否是正史还有待商榷。所以各位看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个人喜酒,所以第一位先来介绍北方男性人皆膜拜的人物:

少康——中国粮食酿酒之鼻祖。
说是夏朝的国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少康姓甚名谁,但是说到曹操的《短歌行》关于他的描述,那就如雷贯耳,张口既来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少康又名杜康,今河南汝阳人,《说文解字》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杜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做高粱酒的人,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杜康后又作为美酒的代称。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当然如果要是考试的话,这些也说不定能用上,多考个2分。
高祖父大禹(第一任国君)
曾祖父夏启(第二任国君)
伯父姒太康(第三任国君)太康在位期间荒废政事,后来被有穷国的后羿阻止回国。又称太康失国。后羿的大招<灼日之矢>不光射太阳,还射死了地上的君王。后羿废黜太康之后,临朝八年,因诸侯不服,不得已立仲康为王。后来,仲康病逝,他的儿子姒相被立为国君。两年后,又被赶下台,并将他放逐到今山东菏泽曹县。后羿担心姒相将来找他复仇,派义子寒浞追杀姒相。姒相逃往河南商丘。
历史上作为部落首领的后羿,并不是一代明君,他自恃武艺高强,作威作福,将朝政交给义子寒浞(zhuó)经营。后来寒浞勾搭后羿的媳妇(义子睡义父的媳妇)做了隔壁老王,被后羿发现,捉奸在床,只可惜后羿常年透支身体,被寒浞干掉了。寒浞篡位成功。
祖父姒仲康(第四任国君)
父亲夏相(第五任国君)
杜康,全名姒少康,夏朝的第六位国君。
当寒浞杀了后羿篡位之后,少康以自己的部落(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为根据地,招兵买马,计划夺回政权。
寒浞的势力庞大,很难正面硬刚,少康在几千年前就想到了用“间谍”的方法。他派部下女艾(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性将军,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间谍)乔装打扮潜伏到寒浞儿子寒浇的领地,赢取他的信任。女艾作为内应,使得少康成功杀死寒浇。乘胜出兵,又剿灭了寒浞以及他的另一个儿子寒豷。至此,少康重新取回政权,复兴了夏朝,历史上称之为“少康中兴”。
后来夏朝又历经11代君主,直至历史上更有名的夏桀,他荒淫无道,性格暴虐,喜好女色,最终被商汤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西南)而死,至此夏朝灭亡。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因此,姒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时期,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很推崇少康,甚至将认为少康比汉高祖刘邦更加优秀
另外一说,酿酒技术。
对杜康造酒,民间有两种传说。

杜康少年时给人放羊。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喝光了竹筒里的水,干吃馍无法下咽,就把干馍放进竹筒挂在树上。突然天降大雨,他急忙赶羊回家,忘记了竹筒。几天后雨停了又赶羊上山,发现装馍的竹筒灌满了水,冒出扑鼻的香气,喝了一口酸辣而甘美,他带回家给母亲和左邻右舍品尝,大家赞不绝口。杜康说,这水是天雨而得,今年是酉鸡之年,左边三点水,右边“酉”,就叫“酒”吧。
第二种传说,上古时期的黄帝开始耕地种粮,秋收后黄帝让杜康管理粮食储存。库房太少放不下,他发现森林里有一片开阔地,很多大树都枯死了,树干里面都空了,杜康就把粮食放到树洞里面。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都发酵了。杜康来检查粮食,闻到枯树冒出了清香,他就尝了一下枯树里面的米糟,虽然有些辛辣,但是却特别甘美清香,越尝越想尝,喝多了迷迷糊糊天旋地转。把米糟带回来让大家品尝。黄帝和部族的人都感觉很好。于是造酒技艺流传下来,杜康被认为是酿酒始祖。
题外小知识: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了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