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张旭书法家简介(张旭:酒鬼中的酒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10:08:07    


杜甫有一首诗叫《饮中八仙歌》,此诗是杜甫初至长安时跟汝阳王李琎交往时,即兴所作的一首诗。




那时候的杜甫和汝阳王李琎都好饮酒,因此杜甫常陪汝阳王宴饮赏游,汝阳王的座上宾也是一群“嗜酒如命”的酒鬼,这些酒鬼,杜甫都熟识。




有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吴中四名士”之一的贺知章,“书法大家”张旭等等。





这些“酒鬼”喝醉酒后的醉态各有趣味,比如诗的开篇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诗名不如李白和贺知章,但却是唐朝有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与另一名书法家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其书法“草书”的成之高,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唐朝“三绝”。





张旭生于公元(685)年,字伯高,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诗人兼书法大家。




在这里先不说他的书法,就说说他的诗,有名的两篇《桃花溪》和《山行留客》都为七言绝句。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砚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题“桃花溪”是一个地名,位于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此诗具体创作时间已不详。




是张旭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一首写景诗。




全诗构思精妙,画意浓浓,开篇叠字引人入胜“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砚西畔问渔船”。“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突出的岩石、堆石、积石;“渔船”打鱼的,垂钓的渔船。




深山野谷,烟雾缭绕,透过层层烟雾望去,溪桥隐隐飞现,似有若无,如入仙境。




起句写远景,次句由远及近写眼前景,水中露出的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




忽的见石畔旁边有一渔船在溪上摇晃,诗人急上前去“问”渔船,这个“问”字为后面的尾句作了铺垫。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尽日”整天,整日。“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诗人身至如此美景之中,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看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花瓣和渔船出神。




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欲问“洞在清溪何处边”。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全诗紧扣诗题“山中留客”。起句交待了留客的条件“山光物态弄春晖”。山里的春光,充满着无限生机,最适合踏青郊游。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作者对客人的劝留之辞。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前面劝留之词诗人怕站不住脚。




又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



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还是要“沾衣”,反正要沾衣,何不愉快地玩。



按理说晴天游山,衣服哪能湿(沾衣)但因春天雨水充足,深山老林自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行到此处自会“沾衣”。



相关文章
铂金首饰为什么不保值(“如何区别黄金、K金和铂金”)
2025-04-02 01:02:42
水池的下水管为什么会有个弯(存水弯的作用是什么)
2025-04-01 10:44:11
花盆种辣椒为什么不大(花盆种辣椒的正确方法)
2025-04-01 10:00:46
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原理、形式是什么?)
2025-04-01 08:02:42
为什么床尾不能对柜子(卧室衣柜能不能放在床尾?)
2025-04-01 04: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