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文化自信(中国青年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10:10:0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传播和弘扬的步履会变得底气不够,无力虚浮。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青年一代是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中国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当前,国际文化形势复杂,随着西方物质文化的扩张和多元文化尤其是带有封建糟粕的传统文化的传播,部分中国青年深受金钱至上、娱乐至上的浸染,缺乏有效的文化辨别能力,对西方文化和价值产生盲目崇拜,对我国本土文化产生不自信、甚至否定的心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坚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发扬者。
理性分辨中国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区分精华与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青年要完整系统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精神、文化立场、文化内涵,在向西方学习之前首先要把自己的文化搞清楚。《只此青绿》总编导表示,什么是文化自信?“你知道自己的来处,认同自己的来处,这点非常重要。”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知,然后是文化自觉,有了文化自知、文化自觉才会有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新时代创新演绎,激活文化动力。一提到文化自信,就想到河南卫视。从唐宫夜宴、到水下洛神,再到国色天香,河南卫视频出爆款。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是文明史里面,河南作为政治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年之久,有人说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当遥远厚重的历史,被这群创作者托举起来,我们对美的空灵想象,终于有了灵魂。“一群坚持做文化节目的人遇到了一群等待文化破圈的人,然后一切就发生了。”唐宫陶俑、飞天金刚、国色天香、黄河泥娃。有记者问:这一场场奇妙的节目连轴转下来,你们会不会因为某一天江郎才尽而困扰?节目策划人平和又霸气的回答道:有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的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打底,我们的创作素材似乎无需多虑,而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文化创作者的底气。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包容多元文化。文化自信,当然要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但是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到佛教的传入,从盛行于长安的胡乐胡舞到元代的改治新历,从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往来到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中国青年思维活跃、朝气蓬勃,在对待外来文化时,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拿来主义”,更不能崇洋媚外。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既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