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归南山全文及译文(古诗词赏析:岁暮归南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2 10:38:07

《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岁暮:年终。
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不才: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
明主:圣明的国君。
多病:一作“卧病”。
疏:疏远。
老:一作“去”。
青阳:指春天。
逼:催迫。
岁除:年终。
永怀:悠悠的思怀。
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译文】
不再去宫门前陈表上书,回归南山下破旧的茅屋,没有才能被君主弃之不用,因多疾病连朋友也逐渐疏远,鬓间白发催人老,新春将至辞岁暮,心怀愁绪夜不成寐,独立窗前,看松影月光下一片空寂。
【赏析】
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心情苦闷,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
首联两句述说不再追求仕进,决心归隐南山之意;颔联抒发怀才不遇之慨;颈联自叹年华易逝自己一事无成;尾联阐发落寞惆怅之情。全诗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 “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