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书院位置在哪里(杭州明清四大书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8 09:54:22
杭州最早的书院是元代在南宋太学故址举办的西湖书院。明清之际,杭州书院盛行,最著名的有敷文,崇文,紫阳、诂经精舍四大书院。

图片来自网络
敷文书院,初名万松书院。1498年明代浙江右参政周本创办于万松岭报恩寺旧址,取白居易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之意命名。清代重建后改称太和书院。1716年康熙帝南巡来此,取“君子博学于文”之义题匾“浙水敷文”,随称敷文书院。著名文人袁枚曾在此受业。它是明末清初杭州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在此求学,同窗共读。

图片来自网络
崇文书院,位于苏堤跨虹桥西、今曲院风荷公园一带。1599年明代两浙巡盐御史叶永盛在此筑西湖讲院,称紫阳崇文会,为盐商子弟设“舫课”,即命题后让学生回船中作文,定时集合交卷,面定甲乙等级。他离职后,人们怀念他,在原址建崇文书院。1705年清康熙帝题写“正学阐教”和“崇文”两块匾额,遂正式定名为崇文书院。清代学者戴熙、王国维曾先后在此讲学。
紫阳书院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紫阳书院,位于紫阳山麓太庙巷内(今紫阳小学所在地)。1703年清代两浙江南都盐运使高熊徵集资建造,初名紫阳别墅,1861年太平军攻入杭州,书院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修并更名为紫阳书院。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曾在此讲学。
诂经精舍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诂经精舍,在孤山南麓、今浙江省博物馆东面。1800年清代,浙江巡抚阮元创办,以“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诂不明”命名。他以提倡研究学问,培养学生钻研精神为宗旨,选拔全省11府高材生到此学习,对当时学术研究起了积极作用,成为清代中叶以后全国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学者俞樾,(号曲园)主讲书院达31年,培养了许多人才。章太炎就是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