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m是哪里的车牌(庆阳市(甘M)行政规划细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6 08:06:53
甘肃省庆阳市
庆阳市,甘肃省辖地级市。庆阳市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部,东接陕西省铜川市和延安市;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及宁夏吴忠市;西与宁夏固原市和吴忠市接壤;南与甘肃省平凉市及陕西省咸阳市相连。辖区总面积27119平方千米;庆阳市辖1个区、7个县:西峰区、庆城县、华池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正宁县、环县;庆阳市人民政府驻西峰区庆州西路1号。截至2023年末,庆阳市常住人口213.25万人。2023年,庆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0.37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甘M。

庆阳市
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岐黄故里”由此得名。周先祖不窋率族“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化之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庆阳市
唐代,境内建置经历弘州、庆州总管府。宣和七年(1125),始为庆阳府。2002年6月22日,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地级庆阳市。庆阳市古称庆州,习称“陇东”,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鼻祖岐伯的出生地,甘肃的革命老区,长庆油田的发源地。被誉为“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素有“陇东粮仓”的美称。

庆阳市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这里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民国八年(1919年),桑志华曾在甘肃陇东地区做过短期考察。民国九年(1920年)6至8月间,他再次来到这里,开展大规模发掘,并在庆阳的黄土和黄土底砾层中首次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工石制品。这是中国境内出土的第一批有确切地层记录的旧石器,其发现打破了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的论断,拉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序幕。

庆阳市
市地形北高南低,海拔从宁县政平乡885米向北至环县高达2089米,高差1000多米。东依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脉,西接六盘山,三面隆起而中间凹陷,故有“陇东盆地”之称。庆阳市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陇东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土地属泾河流域,北部少部分属宁夏诸河流域,东部太白一带属北洛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王家河等,以马莲河为最大,流域面积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2%。有董志、早胜等12条大原,5千米以上较大的沟道531条,支毛沟33000余条。其中,董志塬面积为136.47万亩,平均海拔1421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塬”。

庆阳市
庆阳市的地质构造属于中国北方华北地台大地构造单元,位于鄂尔多斯向斜的东翼,处于关山——六盘山褶绉带以东的鄂尔多斯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内陆新华夏系统沉积带的构造盆地。从远古至今,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和演变,逐渐形成现今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

西峰区
- 西峰区,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流通中心,庆阳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地处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原腹地,北靠庆城县,南接宁县,西与镇原县毗邻,东与合水县相望。西峰区所在的董志塬面是天然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素有“陇东粮仓”、“陇上明珠”之称。辖区总面积999平方千米;西峰区辖6个街道、5个镇、2个乡:解放路街道、安定路街道、兰州路街道、朔州路街道、石油路街道、学院路街道、肖金镇、董志镇、后官寨镇、彭原镇、温泉镇、什社乡、显胜乡;政府驻地九龙路。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峰区常住人口513856人。2022年,西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1.3亿元。

庆城县
- 庆城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马莲河中上游,东邻合水,西濒蒲河与镇原县相望,南和西峰区毗邻,北与环县、华池接壤。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中部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庆城县古属雍州,隋置庆州,唐宋元明清时期一直为州府县所在地。县城三面环山,两水绕城,形似“飞凤”,又称凤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等在此开辟红色革命根据地。2002年8月,撤销庆阳地区设庆阳市,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庆城县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医鼻祖岐伯诞生于庆城,并在此与轩辕黄帝谈医论道,成就中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夏太康年间,周先祖率族人迁徙于此,教民稼穑,削土筑城,开创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辖区总面积2692.6平方千米;庆城县辖9个镇、6个乡:庆城镇、驿马镇、马岭镇、卅铺镇、玄马镇、桐川镇、白马铺镇、赤城镇、高楼镇、蔡家庙乡、太白梁乡、土桥乡、蔡口集乡、翟家河乡、南庄乡;县人民政府驻庆城镇。截至2023年末,庆城县常住人口23.12万人。2023年,庆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7.11亿元。

环县
- 环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部,东临华池县,东南临庆城县,南临镇原县,西南临彭阳县,西临原州区、海原县,西北临同心县,北临盐池县,东北临定边县。辖区总面积9236平方千米;环县下辖10个镇、10个乡:环城镇、曲子镇、甜水镇、木钵镇、洪德镇、合道镇、虎洞镇、毛井镇、樊家川镇、车道镇、天池乡、演武乡、八珠乡、耿湾乡、秦团庄乡、山城乡、南湫乡、罗山川乡、小南沟乡、芦家湾乡;政府驻地环城镇。2022年,环县总人口36.42万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30.17万人。2022年,环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51.78亿元。

华池县
- 华池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东北部,东北与陕西省志丹县、吴起县、定边县接壤,西南与庆阳市环县、庆城县、合水县为邻。华池县古属禹贡雍州,为周人创业之地,农耕文化的源头,西魏置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在此出土面世,战国秦长城横亘北端,秦直道纵贯东部,骆驼城、库多汗城、大顺城等古城寨堡遍布南北。辖区总面积3791平方千米;华池县辖6个镇、9个乡:悦乐镇、柔远镇、元城镇、南梁镇、城壕镇、五蛟镇、上里塬乡、王咀子乡、白马乡、怀安乡、乔川乡、乔河乡、山庄乡、林镇乡、紫坊畔乡;政府驻地柔远镇中街8号。截至2022年末,华池县常住人口11.83万人。2023年,华池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85亿元。

合水县
- 合水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东邻富县,西与西峰区、庆城县相连,南与宁县接壤,北靠华池县及志丹县。合水县,古称“乐蟠”,地处甘肃省最东部,位于秦直道要冲、子午岭腹地,是著名的黄河象故里、古石刻之乡、红二十六军摇篮。辖区总面积2933平方公里;合水县辖8个镇、4个乡:西华池镇、老城镇、太白镇、板桥镇、何家畔镇、吉岘镇、肖咀镇、固城镇、段家集乡、太莪乡、店子乡、蒿咀铺乡;政府驻地西华池镇。截至2023年末,合水县常住人口13.32 万人。2023年,合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42亿元。

正宁县
- 正宁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早在旧石器中期,正宁境内已有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为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西汉,始置阳周县。清朝,更名为正宁县。辖区总面积1319.5平方千米;正宁县辖8个镇、2个乡: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永正镇、周家镇、西坡镇、湫头镇、三嘉乡、五顷塬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西街5号。截至2023年末,正宁县常住人口16.82万人。2023年,正宁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9.1亿元。

宁县
- 宁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东南部,东与陕西省富县、黄陵县相隔。东南同正宁县相邻。西南以蒲河和泾水,与平凉市泾川县和陕西省长武县分界。西北与西峰区连壤。北与合水县毗连。辖区总面积2653.38平方千米;宁县下辖14个镇,4个乡:新宁镇、平子镇、早胜镇、长庆桥镇、和盛镇、湘乐镇、新庄镇、盘克镇、中村镇、焦村镇、米桥镇、良平镇、太昌镇、春荣镇、南义乡、瓦斜乡、金村乡、九岘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宁镇。2022年,宁县户籍人口55.18万人,常住人口33.17万人。2022年,宁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8.04亿元。

镇原县
- 镇原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是陕甘宁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六盘山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彭阳县,南界泾川县、崆峒区,北靠环县。辖区总面积3506平方千米;镇原县下辖13个镇、6个乡:城关镇、屯字镇、孟坝镇、三岔镇、平泉镇、开边镇、太平镇、临泾镇、新城镇、上肖镇、新集镇、马渠镇、庙渠镇、南川乡、方山乡、殷家城乡、武沟乡、郭原乡、中原乡;政府驻地城关镇。截至2023年末,镇原县常住人口35.01万人。2023年,镇原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12亿元。